简单经济学_M1M2M3

目录

货币供应量数据来源1:http://www.pbc.gov.cn/diaochatongjisi/116219/116319/5570903/5570886/index.html

货币供应量数据来源2:https://data.eastmoney.com/cjsj/hbgyl.html

M1“纳新”:https://www.gov.cn/zhengce/202412/content_6990643.htm

货币供应量分类

我国向社会公布的货币供应量统计表,按照流通中便利程度的不同,将货币供应量分为流通中货币(M0)、狭义货币(M1)、广义货币(M2)。

  • M0:流通中的货币(现金)。
  • M1:M0 + 单位活期存款 + 个人活期存款 + 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如支付宝、微信中的余额)。
  • M2:M1 + 单位定期存款 + 个人定期存款 + 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 + 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份额。

M1与M2的运用

  • M1:表示居民和企业手中可用于即时消费和投资的流动性资金。
  • M2:涵盖更广泛的货币形式,包括流动性较低的存款和金融工具。

剪刀差分析

观察M2与M1的剪刀差(即两者增速的差异):

  • 剪刀差缩小:表明居民和企业更倾向于将资金用于消费或投资(经济预期较好),市场趋于繁荣。
  • 剪刀差扩大:表明居民和企业更倾向于储蓄或持有流动性较低的资产(经济预期较差),市场趋于谨慎。

补充说明

  • M3:部分国家或地区还会统计M3,通常包括M2 + 大额定期存款 + 货币市场基金以外的其他金融工具。但在我国,M3并未作为官方统计指标。
  • 经济意义:M1和M2的变化是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