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经济学_宏观(1)
一个国家就是一个经济体,它的总产出就是所有劳动力的工作小时总数和每小时产出的乘积。因此,一个经济体的长期产出主要取决于像人口出生率和劳动生产率这样的基本面因素(但是也取决于社会和环境其他方面的变化)。
经济增长得越快,企业盈利越有可能扩张,股票市场也会随之上涨。
GDP 国内生产总值
衡量一个国家经济产出的主要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 (GDP),它表示一个经济体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最终被出售的总价值。国内生产总值大致等于这个国家的国民工作小时总数乘以每小时产出价值的乘积。
img[gdp]
产业划分
简单理解,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以及第三产业(服务业)。 详解见文档:https://www.stats.gov.cn/sj/tjbz/gjtjbz/202302/t20230213_1902749.html
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短短一年中并不会有很大变化。达到生育年龄的人口数量,短期之内不会有太大变化,他们生育孩子的意愿在短期之内也不会有太大变化。这些因素需要经过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会出现较大变化,从而引发未来人口数量的深远变化。
哪些因素能够导致一个国家的出生率发生变化(即每对夫妇生养孩子的平均数量)?
- 国家政策。比如,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了很长时间,但是这项政策最近开始修订,中国允许生育二孩了。
- 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战争期间美国人口出生率大幅降低,但是“二战”结束之后,人口出生率大幅上升,由此形成婴儿潮一代。
- 经济状况。经济和其他因素一起发挥作用,能够改变人们的心理,让人们考虑自己是否有经济能力要孩子。
- 其他社会风气。比如,现在的中国年轻人普遍推迟结婚成家的年龄。
人口结构
我个人理解,人口结构最终影响的是人口的总数,并不会影响生产率。就拿中国的国情来说,中国是个很奇怪的民族,中国人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虽然不用直接参与社会工作,但是他们大多数会选择帮着家里带小孩,创造价值,间接提高了年轻人的工作效率。幼童或者学生虽然也没有直接参与社会工作,但是他们创造了大量的需求,如果短期生产率稳定,这些需求将迫使年轻人需要花费更多的去劳动。所以,人口结构只影响人口总数。
劳动生产率
另外一个决定 GDP 的重要因素是每小时劳动产出值,即生产率,更准确的说法是劳动生产率;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最准确的说法是全民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变化,是长期 GDP 增长率变化的基本决定因素。由此第一个推论是,不管人口增长率如何,只要劳动生产率提高,GDP 就会随之加快增长,而如果生产率降低,GDP 增长速度就会放缓。第二个推论是,如果生产率的增速提高,GDP 的增速就会提高,而如果生产率的增速放缓,GDP 的增速就会随之放缓。这些只不过是简单的数学推导而已。
生产率的变化,就像出生率的变化一样,需要经过几十年时间,才能显现出效果。生产率提高,主要来自生产过程的进步。第一次生产率大飞跃发生在工业革命时代,大约从 1760 年到 1830 年,蒸汽动力和水力驱动的机器取代了力量十分有限的人力,大型工厂取代了效率低的小作坊和家庭生产。第二次生产率大飞跃是电力和汽车革命,发生在 19 世纪后期和 20 世纪早期。电力取代了蒸汽动力和水力等低效的动力,汽车取代了马车等低效的运输工具。第三次生产率大飞跃发生在 20 世纪的后 50 年,电脑和其他形式的自动化控制,开始取代人脑来指挥机器进行生产。当然,第四次浪潮正在进行中,即现在的信息革命,信息获取、储存和应用取得了巨大进步,现在最热门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能够取得人类过去做梦都想象不到的巨大成就。
一定要记住,这几次生产率大飞跃,工业革命、电力革命、汽车革命、信息革命,都是逐渐发生的,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也不是几年之内发生的。
这里可以给出第三个推论,y(GDP) = k(生产率)*x(就业人口总数) + b(随机偏移量),在灭绝人类危机到来之前,生产率会逐步上升,人口的总数会维持到一个稳定的水平,所以经济体的劳动总产出会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把机器人工作产生的价值,全部计算给人类,体现在生产率的提升上。(除非机器人独立人类成为新的种族)我个人以为从 2015 年开始,我们开始进入的第四次革命,应该叫做智能革命。
影响劳动人口和劳动生产率的要素
人口迁移
决定工作小时总数的因素
情绪
教育
科技创新
自动化
全球化
全球化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地球村”之前网络上流行过这个词语就是全球化的概念。全球化的本质是产业分工的全球化配置,比如欧美,欧美把低端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以节省成本(人力,厂房,优惠政策等等),自己国内则进行产业升级比如高精尖科技,金融产业等等。如果两者之间的差距巨大,这样的产业转移是双赢的,发达国家获得更低的制造成本,而发展中国家则获得就业计划,制造业经验的积累,实现 GDP 的增长。 但是,一旦两者之间的差距缩小,举个栗子,比如中国的智能机(小米,华为等)的持续发展,性价比逐步提高,让消费者的选择倾向发生变化,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就会激化国内矛盾。因为,本来美国的一个 iphone 能买中国的 100 个苹果,每年美国可以向中国销售 100 个 iphone,但是由于中国智能机的崛起,美国只能向中国销售 50 个 iphone,那么美国的今年就只能创造 50 个 iphone 的 GDP,GDP 下滑的后果可是很严重,一系列的影响之后,美国就业会减少,美国人民没有工作,哪可不得闹起来。 美国人民开始分析原因,就业减少原来是全球化导致的,那就不要全球化了吧!!!
制度
制度将会直接影响生产率。就拿我个人经验来说,我待过私人企业,也待过自称的“国企”。两者之前管理制度差距非常大,私人企业关注目标,管理扁平化,会主动去追求提高效率的方法(工具,管理,技术等等);但是“国企”更加关注“目标”(不是企业真正的目标而是更高级管理者的“目标”),缺乏专业性,向上管理。
人口
我推荐两个学者的访谈录,他们对人口以及当前中国生育率的问题做了深刻的解答。
【专访梁建章:万物过剩的时代,我们为什么需要更多孩子】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7mQwYgEnd/?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5601c007f8bab5a1c68160f136bda449 【专访黄文政:年轻人不婚不育的症结,是社会分配有问题】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YQwYDEim/?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5601c007f8bab5a1c68160f136bda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