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经济学_关税

目录

大部分观点都来自“小Lin说”,我自己总结了一遍。加了一点点自己的看法。 【一口气了解关税】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JAGebEuX/?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5601c007f8bab5a1c68160f136bda449

什么是关税

举一个例子,有两个相邻的村子:

A村(农业村):地里种满了小麦和果树,但村民们特别会炼铁造工具。
B村(矿山村):山里全是铁矿,但村民们最拿手的是把水果做成罐头。


自由贸易场景(无关税)

  • A村向B村出口农产品(如小麦、水果)
  • B村向A村出口矿产(如铁矿石)
  • A村用B村的矿产加工成工具,效率提升
  • B村用A村的农产品制作罐头,利润翻倍

结果:两村都以低价获得原材料,两村经济快速增长,村民生活水平提高。


征收关税场景

假设A村对进口矿产加征20%关税:B村向A村出口100元的矿产,就得先向A村缴纳20元的关税。进口同样多的矿产对于A村来说,成本就变高了。

直接后果

  • B村的矿产在A村价格变高 → A村工厂成本上升
  • A村被迫减少进口,A村加工业在短期内可能获得更好的就业环境(因为本地矿产被优先使用,部分岗位得以保留或增加)
  • A村加工品(如工具)价格上升,因为原材料成本增加被转嫁给消费者

长期结果

  • 两村贸易量锐减,经济陷入停滞
  • 村民被迫自给自足:
    • A村尝试开采低效矿产,成本飙升
    • B村开垦贫瘠土地种粮,罐头质量下降

关税利弊分析(A村)

结合案例,因为是A村加的关税,所以对于B村只有弊没有利。

收益

  1. A村(政府)创收。增加税收。
  2. A村本地制造业获得更有利的竞争条件。(扩大生产,吸引外资,增加就业)

损失

  1. A村进口物品成本增加。导致下游链厂商承担更高的成本。
  2. 消费者需要承担更高的成本。

特朗普2018年洗衣机关税案例分析

背景

2018年1月,特朗普政府对进口洗衣机征收"保障关税":

  • 第一年:前120万台征收20%关税,超过部分征收50%
  • 第二年:前120万台征收18%关税,超过部分征收45%
  • 第三年:前120万台征收16%关税,超过部分征收40%

目标与理由

  • 官方目标:保护美国洗衣机制造商(如惠而浦)免受外国"不公平竞争"
  • 背景原因:韩国制造商(三星、LG)占据美国市场份额增长
  • 官方论述:将促进国内就业,振兴制造业

实际影响

消费者层面
  • 价格上涨:平均每台洗衣机价格上涨86-92美元 (约12%)
  • 配套产品涨价:干衣机价格虽未被征税,也上涨约54美元
  • 总体负担:美国消费者每年多支付约13亿美元
制造商层面
  • 国内生产:惠而浦等美国制造商提高产量,部分扩大工厂
  • 外国应对:三星、LG加速在美国建厂(田纳西州、南卡罗来纳)
  • 就业影响:新增约1,800个工作岗位,但每个岗位成本约为77万美元
产业链效应
  • 零部件涨价:进口零部件成本上升,影响整机成本
  • 全球供应链:扰乱了既有制造网络,增加了全球低效生产
  • 报复性关税:引发贸易伙伴对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净福利损失
  • 消费者损失 > 制造商收益 + 政府关税收入
  • 每年保护一个制造业岗位的成本约为77万美元

关税的其它作用(重要)

保护特定产业

对特定商品增加超级高的关税,让其它国家的商品进不来,内部市场只能内部提供。(扩大生产,吸引外资,增加就业) **案例:**中国汽车行业发展初期(约30年前)对进口车征收高达180-200%的关税,有效保护了国内汽车制造业发展,推动了合资企业设立,但也导致国内消费者长期支付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直到2018年中国才将汽车关税降至15%以下。

政治目的

谈判筹码

征收关税不说对本国的利弊,对于对手国来说,全是损失。所以,可以作为谈判的筹码。

获取民意支持

  • 普通大众对关税的认知,只会停留在进口商品贵了,保护本国产业。如果经济萧条,大家消费不振,征收关税,会提升人们的信心。但这只会在极端情况生效。大部分情况,大家只关注自己,比如自己购买力是不是下降了?
  • 影响美国大选。美国大选的关键影响是那些摇摆州,那些摇摆州支柱产业有很容易受关税影响。比如,宾夕法尼亚州(Pennsylvania)的关键产业是钢铁、制造业、农业(大豆、乳制品)。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进口钢铁和铝征收关税,保护了宾州的钢铁业,赢得蓝领工人支持。中国对美农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导致该州大豆出口受挫,农民收入下降。该州在2016年支持特朗普,但2020年因农业受损转向拜登。

贸易战争

比如,美国为了限制中国的发展,逆全球化,通过增加巨额关税,不带中国玩儿。

应对关税

  • 除非特殊目的,要放开双方都放开。
  • 对于恶意的关税,以牙还牙。

总结

A村对B村征收关税:

收益

  1. A村(政府)创收。增加税收。
  2. A村本地制造业获得更有利的竞争条件。(扩大生产,吸引外资,增加就业)
  3. 获取谈判筹码。
  4. 获取民意支持。
  5. 发动贸易战争。
  6. 其它。

损失

  1. A村进口商品成本增加。导致下游链厂商承担更高的成本。
  2. 消费者需要承担更高的成本。

应对(B村)

  • 除非特殊目的,要放开双方都放开。
  • 对于恶意的关税,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