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ki_记忆神器
目录
Anki是一个帮助记忆的工具。在介绍Anki之前,首先说明一下Anki的记忆原理。
Anki的原理
Anki的原理主要有两点:
-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 费曼学习法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实验发现
- 记忆后遗忘会立即开始,且初期遗忘速度最快
- 遗忘数据示例:
- 20分钟后遗忘约42%
- 1天后遗忘约67%
- 1个月后遗忘约79%
关键发现
- 遗忘速度随时间递减(先快后慢)
- 有意义的内容比无意义音节更易保留
- 主动回忆比被动复习效果更好
对抗遗忘的方法
- 间隔重复
- 在即将遗忘时复习(如Anki的算法)
- 主动测试
- 通过回忆强化记忆
- 信息组块化
- 将信息分类关联
实际应用
- 语言学习(如背单词)
- 医学/法律等需要大量记忆的领域
- 记忆类软件(如Anki/Memrise)的理论基础
费曼学习法
费曼学习法(Feynman Technique)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提出的高效学习方法,核心是"用教学带动理解"。
四个关键步骤
-
选择概念
- 明确要学习的目标知识(如当前文件中的Anki记忆原理)
-
教授给他人
- 用最简单的语言向"虚拟学生"解释(假设对方零基础)
- 示例:尝试向小学生解释"间隔重复"
-
发现漏洞
- 当卡壳/表述模糊时,说明存在知识盲区
- 示例:记忆曲线具体数值记不清
-
简化重构
- 回到原始材料查漏补缺
- 用类比/生活化例子重新组织语言
- 示例:把遗忘曲线比作"漏水的桶"
为什么有效?
- 强迫大脑从"被动接收"转为主动输出
- 暴露认知盲区(“未知的未知”)
- 通过简化实现深度理解而非机械记忆
为什么使用Anki?
Anki 之所以成为高效记忆神器,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核心优势:
1. 科学记忆引擎
- 自动应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原理
- 智能安排复习时间:
- 新学内容:频繁复习
- 熟悉内容:拉长间隔
- 避免无效重复,节省70%+记忆时间
2. 主动回忆训练
- 卡片强制"先提问后揭晓答案"机制:
- 将被动阅读转化为主动提取
- 内置类似费曼学习法的"自我测试"功能
3. 高度可定制
- 支持多形式记忆材料:
- 文字/图片/音频/视频
- 可共享牌组资源:
- 语言学习(如英语、日语)
- 专业领域(如医学考试、法律条文)
4. 跨平台同步
- 全平台覆盖:
- 手机/电脑/网页端
- 支持碎片化学习:
- 随时随地复习(如通勤时刷5分钟卡片)
本质价值
将"容易遗忘的人类大脑"升级为"按需调用的知识库",特别适合:
- 需要长期保留的知识
- 体系化学习领域:
- 语言学习
- 资格考试
- 专业技能
如何使用?
官方网站:https://apps.ankiweb.net/
牌组
(主界面)
图片说明:
- 获取牌组:可以获取一些现成的牌组,一般没用,但是有时很有用。比如中国驾照,中药功效,单词本等等。这些东西自己去整理,会超累。
- 创建牌组。
卡牌
选择模板
提供多种系统模板,模板内容,顾名思义。具体怎么用尝试一下就行。
卡组设置(核心)
官方很贴心,每个参数都给了很详细的说明,点击就可以看见。
我解释一下我的设置:
新卡片
图片说明:
- 当我学习新卡片时,没记住,选择“重来”。那么1分钟以后,我就可以再次学习这个卡片。
- 当我学习新卡片时,我感觉自己记住了,选择“良好”。那么1天后这个卡片可以再次学习,这里已经进入了复习阶段。为什么不是10分钟?Anki有最低间隔规则:学习阶段毕业后的首次复习间隔至少1天,因此实际间隔会被强制设为1天后。
- 当我学习卡片时,我感觉这个知识点,我已经非常熟悉了,选择“简单”。那么4天后这个卡片可以继续学习。
遗忘
图片说明:
- 复习阶段,我记不住了,选择“重来”,第一次再现是3m以后,但是我还是记不住了,第二次出现再现是10m以后(这里触发重学间隔)。但是我还是没记住,就会1天以后才能再次学习(这里触发最小间隔)。完整流程:[ 遗忘时刻 ] → [ 3m后重试 ] → (若失败) → [ 10m后重试 ] → (若失败) → [ 冷却1天 ] → [ 重新进入正常复习周期 ]
- 最小间隔,可以防止疲劳记忆。重学间隔,是关注短期重复记忆。
- 记忆难点阈值:复习卡片被标记为记忆难点「leech」之前,需要选择「重来」的次数。 记忆难点是耗费大量时间的卡片,当卡片被标记为记忆难点时,最好的方法将卡片重写、删除或利用缩写、口诀等助记方法辅助记忆。
高级
全局控制间隔
复习卡片的最大间隔(天)
-
作用
决定复习卡片的最长间隔时间上限 -
策略选择
- 保守策略(适合重要/易忘内容)
- 设置范围:1-5年
- 效果:更频繁复习 → 记忆保留率↑ 但时间成本↑
- 激进策略(适合熟练内容)
- 设置值:保持100年(默认最大值)
- 效果:最小化复习次数 → 接受适度遗忘
- 保守策略(适合重要/易忘内容)
-
实际案例
学医备考场景:- 设置:最大间隔=1年
- 效果:确保所有解剖学术语每年至少复习1次
- 副作用:需多复习约20%卡片,但考试回忆更可靠
📌 本质
这是记忆稳定性(保留率)和复习效率(时间成本)之间的权衡。
建议:初期保持默认值,后期根据实际记忆情况调整。
复习间隔乘数
-
[简单]乘数:
- 触发条件:点击"简单(Easy)“按钮时生效
- 计算公式:新间隔 = 原计算间隔 × Easy Bonus
- 作用:对轻松掌握的内容加速间隔增长(减少不必要的重复)
- 示例:算法计算10天后复习 → 选"简单” → 实际间隔=10×1.3=13天
-
[困难]乘数:
- 触发条件:点击"困难(Hard)“按钮时生效
- 计算公式:新间隔 = 上次间隔 × Hard Interval
- 特点:基于上次实际间隔而非算法计算值
- 示例:上次间隔10天 → 选"困难” → 新间隔=10×1.2=12天
-
[重来]乘数:
- 效果:直接重置为最小间隔
其它
Anki如何支持Markdown语法?
Anki 本身并不直接支持 Markdown 语法,但可以通过一些方法间接实现类似效果。比如在外部编辑器(如 Typora、VS Code、Obsidian)中用 Markdown 编写内容,然后转为HTML。
我是用是插件方式,我使用的是Markdown and KaTeX Support:
- 插件代码:1087328706
- 安装插件
- 使用插件:安装好插件以后,在添加卡片式就可以看到两个支持Markdown的新模板